“两桶油”将要打造成具有公益性的国企?最近,国资委副主任邵宁透露,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将逐步形成包括石油、石化等领域在内的大型企业,打造成“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和竞争领域的国有大企业。然而,一语惹热议,众多网友表示疑虑,这是不是为垄断央企穿上了件防弹背心?“两桶油”的价格能不能“公益”一点?
● 垄断不代表没有公益性?
据了解,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是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谈及国企改革时透露的相关信息。他表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路径日渐清晰,国有企业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将逐渐形成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这两种类型的国有企业分别是具有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和竞争领域的国有大企业。
其中,公益型央企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的企业。这意味着,垄断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中石油与中石化,将变成公益型国企。
据了解,具有公益性的国有企业,是指产品或者服务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条件;在经营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因素,有些是寡头竞争,有些是独家经营;产品或者服务价格由政府控制,企业自身并没有定价权;企业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经常会承受政策性的亏损。
然而,此次“公益型国企”概念一提出,则备受争议。众多网友担心,这会不会为垄断央企穿上了件防弹背心?
● 暴利与“公益”如何相符?
对于将石油等领域的国企划为“具有公益性的国有企业”的提法,众多网友流露出不理解之情。名为“忘我山人”的新浪网友表示,“‘公益’二字和高油价、高福利、低效率放在一起,是很扎眼的。”
数据显示,2010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油头”的总利润超2649.91亿,折合每天净赚7.3亿元。其中,中石油实现净利润1399亿元,相当于每日盈利3.83亿元,职工平均年薪为13.43万元。
而今年的一组数据对比更加有意思。中石油以及中石化透露的数据,前三季度炼油业务亏损分别为415亿元和230.9亿元,总计646亿元。而发改委公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1-8月,炼油行业累计亏损18.4亿元,而9月,炼油行业利润约4亿元。
对此,“双语主播耿慧christie”在微博上说,如果石油属于“公益”国企,那价格能不能“公益”一点?怎么老百姓没有一点受“公益”的感觉?
不过,也有网友对“两桶油”将变成公益型国企表示看好。名为“老A-好爸爸”的新浪网友说:“公益性国企改革是一种思路,结果怎样未知,但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网友“摸象的盲人”则表示,“应该支持,至少出发点是好的,至于成效那是后话。”
资讯排行
- 家电2024:“绿色”新动能 家电企业齐行动
- CES 2025直击:长虹多款AI产品亮相,引领中国“智”造闪耀科技秀场
- 今年“两新”政策最新部署来了
- 以旧换新:新动能激发内需新潜力
- 科技创新赢得市场 中科美菱医用冷藏箱进入市占前三甲
- 高端品牌获行业认证 华帝2024年末迎奖项收获季
- 门窗五金十大品牌丨传承与革新并重,库勒五金书写门窗行业新篇章
- 智能生活新篇章:五金品牌引领家居智能化潮流
- 五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环保与创新并重
- 打造行业新趋势:企业的创新策略与实战指南
- 空气革命:新风系统行业如何重塑健康生活标准
- 市场放缓背景下,集成灶企业如何突围价格战?
- 富士康成本叫急涨薪难题或向苹果“要价”
- 支持720P ZINO 播放器 仅99元
- 发改委禁新机生产 等离子电视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