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究竟降了多少是个疑问,但实体卖场的价格体系却完全被打乱。随着国美电器等家电卖场推行 “线上线下同品同价”,记者昨日走访发现,岛城家电卖场纷纷设立比价设备,标价高于线上的按照全网最低价出售。这不仅让岛城家电卖场刚实施一年的“明码实价”的价格体系形同虚设,更让家电零售重回“砍价时代”。
实体店不惧间谍入驻
近日,国美电器总裁高调向外界宣称,对于京东商城派驻的价格情报员表示非常欢迎,并且愿意向这些价格情报员提供三餐。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批价格情报员已经高调入驻北京地区的多家国美门店。国美电器青岛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对记者表示,我们对京东商城过来的价格情报员表示完全欢迎。记者探访了岛城多家家电卖场发现,这些商家之所以不畏惧 “商业间谍”的到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许多家电卖场尽管对于各商品都有价签,但实际成交的价格在价签上的价格打折后还能再降,因此要想搞清楚一台大家电的真正价格,对于价格调研员们来说确实是难于上青天。
讨价还价成卖场常态
市民王女士打算买一台三星PS43E450系列43英寸的平板电视,她在南京路一家家电卖场看到,该型号电视价签上的标价为4499元,但店内的销售人员告诉她,现在这台电视在做活动只需要3999元就能买到,王女士希望价格能再便宜点,销售人员则表示如果当天就能成交的话,可以再便宜100元钱,也就是说,经过讨价还价后,这台电视的最终成交价格为3899元,与价签上的价格相差600元。随后,王女士又在南京路上另外一家家电卖场看到,同一型号平板电视售价为标价4999元,但销售人员告诉王女士,这台电视现在在做活动,3999元就可以买到,而这一价格比价格标签上的价格低了1000元。
记者发现,这种情况一般集中在平板电视尤其是洋品牌方面,50英寸以上标价过万的平板电视,成交价与价签上的价格相差一千元左右十分常见。而对于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除去家电节能补贴外,最后的成交价与标价相差得并不大。一位卖场导购人员告诉记者,电视机的成本较低,所以降价的空间比较大,但空调、电冰箱等成本就比较高,所以降价的空间也不是很大。
资讯排行
- 家电2024:“绿色”新动能 家电企业齐行动
- CES 2025直击:长虹多款AI产品亮相,引领中国“智”造闪耀科技秀场
- 今年“两新”政策最新部署来了
- 以旧换新:新动能激发内需新潜力
- 科技创新赢得市场 中科美菱医用冷藏箱进入市占前三甲
- 高端品牌获行业认证 华帝2024年末迎奖项收获季
- 门窗五金十大品牌丨传承与革新并重,库勒五金书写门窗行业新篇章
- 智能生活新篇章:五金品牌引领家居智能化潮流
- 五金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环保与创新并重
- 打造行业新趋势:企业的创新策略与实战指南
- 空气革命:新风系统行业如何重塑健康生活标准
- 市场放缓背景下,集成灶企业如何突围价格战?
- 富士康成本叫急涨薪难题或向苹果“要价”
- 支持720P ZINO 播放器 仅99元
- 发改委禁新机生产 等离子电视入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