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56朵民族金花中,世代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族只能算作“小兄弟”,但其民族背景却非常特殊——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鄂伦春族还处于原始的游猎社会状态。从1953年开始,鄂伦春人才在政府帮助下陆续下山定居。如今,开始了新生活的鄂伦春人正在延续传统文化的进程里不断融入到现代文明的氛围中。不久前,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多布库尔的鄂伦春族村落,族人们迎来了两位来自海尔专卖店的客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不妨跟随记者的脚步前往这个“游猎民族”后裔的村庄一探究竟。
记者见到吴大叔的第一眼,马上就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气息:说着一口鄂伦春语,身着传统的“苏恩”长袍,头戴狍头皮帽——为了保护大山的生态环境,当地已经禁猎多年,狍子是不能打了。即便如此,吴大叔还是坚持戴有“鹿角”的帽子。下山定居几十年,祖辈传下来的习俗在老人身上依旧清晰。“这些电器很好用,多亏海尔的叔叔来帮我们,要不现在还在装碗筷呢。”老人的汉话讲得不好,但他的小孙女却能流利地运用两种语言交流,现场为爷爷当起了翻译。这里所指的电器是几个月前吴大叔远在哈尔滨的儿子从网上订购的海尔小家电,本意是让老人的生活更方便些,可老人因为看不懂说明书,又没有人教,家电就成了放杂物的摆设。得知情况当天,吴先生就把求助电话打到了呼伦贝尔市加格达奇的海尔专卖店,从那里到多布库尔要走上百公里,这已经是他能查到的离老家最近的服务网点了。第二天,两位海尔师傅专程从加格达奇赶到吴大叔所在的村子,手把手地教老人如何使用这些产品,为了加深印象,海尔师傅干脆煮了一顿饭,通过演示让他们感受使用家电的便捷,然后是对冰箱、洗衣机的保养。吴大叔很高兴,因为自己的问题解决了,邻居们也成了受益人。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位师傅走遍了整个村子,帮族人做了一次彻底的上门服务。吴大叔告诉记者:“除了过节,平时村里都没这么热闹过。”
其实,当地的鄂伦春人对海尔并不陌生,这几年政府为了帮助族人提高生活质量,陆续采购了冰箱、冷柜等家电免费配发给村民使用,其中大多数是海尔的产品,发放时曾安排专人来指导大家使用,由于地处远离城镇的林区,周边没有服务网点,加上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去了城市工作、学习,所以才会发生吴大叔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看来,居住在偏远林区的鄂伦春人有着诸多的不便,但在吴大叔眼里,对现在的生活却是非常满足。这位年已七旬的老人,对年幼时在山岭上的生活依然记忆犹新,茂密的森林中,鄂伦春部落遵循代代相传的方式生活,男人打猎,女人持家,部落中的神射手比比皆是,族人更有饲养和使用驯鹿的传统,“鄂伦春”的名称就有“使用驯鹿之人”的含义。游猎的生活虽然无拘无束,但这种原始社会的氏族体系实际上非常艰苦,用木杆和桦树皮搭建的“仙人柱”作为居所非常简陋,当时的鄂伦春人由于没有锅、釜等容器,煮肉都很困难。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开始帮助鄂伦春人逐步走下大山,过上了安定的定居生活。今年恰逢鄂伦春人下山定居60周年,这让吴大叔更平添了一份感慨,没有了猎枪,少了在大山中驰骋的威风,日子却越过越好。孩子寄来的家电因不会用而闲置了很长时间,海尔专卖店师傅的这次长途上门服务,不仅让吴大叔,更让整个村子感到了“真兄弟”般的关怀。
海尔专卖店:对用户的承诺,再远也要兑现
据说热情的鄂伦春人从来都不会拒绝客人的请求,因为每一位客人都是远道而来。海尔专卖店同样是热情的,正是在这种热情激励下,才有了民族品牌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自强不息,才有了打造完美服务的孜孜以求,于是我们看到,海尔在2014年被世界影响力组织评为世界名牌,海尔专卖店将行业最高的七星服务标准严格执行并率先实现了网络化升级。自身不断强大,目标从未改变,“好邻居”就是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用户。对使鹿人而言,海尔专卖店的“真兄弟”们就是尊贵的客人。